Thursday, July 19, 2012

「晚秋」 (Late Autumn)

別人講過的,我不重覆。

喜歡「晚秋」 (Late Autumn) 的感覺。

女主角的抑壓是主菜,男主角和他的手錶、獄中那電話、青梅竹馬的男人等等,都是恰到好處的配菜,襯托出抑壓的那種獨特味道。

是意料之外,還是毫不意外,竟是一支極盡無聊的义,攻破了這重重抑壓的藩籬,雖然洞口很快就被現實充塞了!

直到劇終,女主角才在現實中為自己製造了一個不可能完成的夢,讓抑壓再一次得以舒解數秒,讓她首次從心底裡露出微笑。

Wednesday, July 11, 2012

糖心蛋

不久之前第一次聽,今日第一次食。


表面上和其它烚蛋一樣,做法也相類似,只是火候不同。


打開了還以為失敗了,但原來內裡有不同:


蛋黃是流動的,味道就像荷包蛋的蛋黃。烚蛋最不好吃的就是蛋黃,這樣處理連蛋黃也變得好吃呢!

做法我不說了,反正網上多的是,我還沒有試過,總之就是要弄到半熟,蛋白熟了而蛋黃流動最好。上面這個也略為熟了,不過還很好吃,畢竟還是第一次呢!

Friday, July 6, 2012

花千樹



柏拉圖有一天問老師蘇格拉底什麼是愛情?

蘇格拉底叫他到麥田走一次,要不回頭地走,在途中要摘一棵最大最好的麥穗,但只可以摘一次,柏拉圖覺得很容易,充滿信心地出去。

誰知過了半天他仍沒有回去,最後,他垂頭喪氣出現在老師跟前訴說空手而回的原因:「很難得看見一株看似不錯的,卻不知是不是最好,不得已,因為只可以摘一次,只好放棄,再看看有沒有更好的,到發現已經走到盡頭時,才發覺手上一棵麥穗也沒有。」

看罷這個故事,或許人會變得困惑,但其實我們並不需要困惑,因為婚姻或是戀愛,從來就不是比較,更不是找最好的。婚姻是盟約,是沒有條件的愛,所以也是最堅定的愛,就算他日出現所謂更好的時候,也用不著後悔!

Wednesday, July 4, 2012

Tear

讓等候凝結,隨禱告飛昇

(p.s: I've added a new label called "tear" to organize my thoughts on tear)

Thursday, June 28, 2012

王菲的「約定」與「郵差」

林夕筆下的「約定」與「郵差」


不可能那麼多巧合,肯定是精心安排,這種手法叫 inter-textuality.

聽了十多年才突然聽出來,或許人必需要有經歷才能明白。早幾天我發現文字盛載不了感覺,我們只可以透過記述情境來鈎起感通,即以文字來盛載情境,再藉情境來產生感通。產生感通的前題是有共同經歷,要有共嗚感,不然就是對牛彈琴。

我卒之聽出了兩者之間的關係,這是好是壞?

浪漫與現實,幻想與痴想。

Wednesday, June 27, 2012

女孩的手


一覺醒來,發現自己捉著太太的手,我想起媽媽的手。

媽媽的手,是我這個男孩第一次觸碰的手,這種感覺我不懂形容,我只知我需要,而且很需要。

後來我這個男孩跌跌碰碰地,再觸碰另一位女性的手,這種感覺我也不懂形容,我只知道我需要,而且很需要。

我回家告訴媽媽,從她臉上的笑容,我又好像明白多了一點?

再幾年後,我這個男孩再觸碰到另外兩位女孩的手,她們是我的女兒,這種感覺我更不懂形容,但我知道她們需要,而且很需要。

這些年來,我真的不懂,但當我想起兒時捉著媽媽的手的時候,我又好像明白多了一點?

我不明白,但我只想捉著不放。

情,說不出來,只有感通; 愛,沒有完美,只有更濃。

Thursday, June 21, 2012

Executing your dream

Leave your dream unfulfilled, or to work it out? 

For that matter, I think of a dual meaning phrase, "executing your dream" in English. 

It could be to realize your dream, or to kill your dream.

It seems paradoxical but that's life.